-
刚刚,OpenAI 发布 GPT-4.1 !吊打 GPT-4.5,14 万/月的博士级 AI 曝光
昨天,OpenAI 宣布调整 API 使用规则。未来访问 OpenAI 旗下最新大模型,需要通过身份验证的 ID(即 OpenAI 支持的国家/地区之一的政府签发的身份证件,且一个身份证件每 90 天只能验证一个组织),未通过验证将影响模型使用。新规引起的争议尚未平息,OpenAI 于今天凌晨顺势推出了三款 GPT-4.1 系列模型,不过,只能通过 API 用,不会直接出现在 ChatGPT 里。…- 3
- 0
-
不怕模型混乱,OpenAI又推“全能模”GPT-4.1,B端市场福音
OpenAI刚出官方博客,夸赞GPT-4.5是比 4 聪明10倍的模型,转眼就又推出了GPT-4.1,还是非推理模型,还更便宜。有网友评价:“GPT-4.5甚至还没来及说再见!”而且这次没说明,为何数字命名又倒退了?难道Altman也分不清 9.9 和 9.11 的大小?言归正传,OpenAI最新发布的三个新模型是:GPT-4.1、GPT-4.1 mini 和 GPT-4.1 nano。GPT-4…- 1
- 0
-
AI Agent破局:MCP与A2A定义安全新边界
通信协议是AI Agent加速落地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Anthropic推出的MCP已逐步确立其作为AI Agent连接外部工具的标准协议地位,而Google最新发布的A2A则聚焦于打破智能体协作壁垒,推动跨Agent协同体系的构建。作为AI Agent时代最受关注的两大通信规范,它们的安全性直接关乎AI Agent的安全边界,任何安全问题都可能引发AI Agent被劫持与数据泄露等连锁风险。朱雀…- 1
- 0
-
一文读懂:如何使用 MCP Server
最近,被MCP深深吸引住了。这种大模型的“外挂式”进化,为开发者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仿佛又迎来了开发者的春天!想象一下,你告诉 AI助手:“帮我报销本月的差旅费用”,AI助手不只是给你提供建议,而是会帮你:• 从邮箱里面查找并下载发票,识别金额;• 填写电子报销单,将发票上传;• 提交到相应报销系统;好像这种自动化的过程正在慢慢变成现实!回到现实,我们继续来回答以下这些问题:一、什么是 …- 0
- 0
-
谈谈MCP协议,如何缓解我们对大模型“数据安全”的焦虑
最近经常被问到:“我们的客户想用大模型分析销售数据,但又怕数据泄露怎么办?”——这可能是每个售前最常面临的灵魂拷问。大模型需要“喂数据”才能发挥作用,但企业最担心的正是数据出门后的失控风险。大模型“数据安全”焦虑怎么破?MCP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就像给大模型装了一个“智能安全插座”,让数据既能被安全调用,又能精准控制流向。就在3月26日,Anthropi…- 2
- 0
-
进入”群体智能”时代,MCP和A2A正颠覆AI生态圈
2025年3月和4月,AI技术圈沸腾了!我们正在亲历“单体智能”迈向“群体智能”的历史性转折点,AI产业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革。两大革命性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和代理对代理协议(A2A)。这两项技术不仅重新定义了AI系统的交互方式,更预示着一个由互联智能体主导的新时代。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解析它们如何颠覆传统AI生态,并重塑未来的技术格局。• MCP由Anthropic、微软…- 2
- 0
-
OpenAI发布GPT-4.1全新系列模型,性能全面超越GPT-4o
凌晨一点,OpenAI 正式通过 API 形式发布了全新的 GPT-4.1 系列模型,没错,只有 API,没有网页可以使用,包括三个不同定位的版本:GPT-4.1、GPT-4.1 mini 和 GPT-4.1 nano。这次的迭代是对现有旗舰模型 GPT-4o 的一次全面超越,尤其在编码、指令遵循和长上下文处理方面实现了显著飞跃。OpenAI 官方宣称,新的 GPT-…- 3
- 0
-
OpenAI深夜炸场!GPT-4.1系列携mini/nano登场,API限时免费!
1. 新模型发布:gpt-4.1 系列模型列表:gpt-4.1gpt-4.1-minigpt-4.1-nano获取方式:已全面通过 API 提供调用。核心优势:在编码能力、长文本理解等方面性能提升,响应速度更快,使用成本更优。限时免费福利:免费时段:2025年4月15日 - 2025年4月22日适用范围:在此期间,通过 API 调用上述三款新模型 完全免费。免费层级可用:免费层…- 2
- 0
-
刚刚,OpenAI发布GPT-4.1,性能暴涨、100万上下文
今天凌晨1点,OpenAI进行了技术直播发布了最新模型——GPT-4.1。除了GPT-4.1之外,还有GPT 4.1-Mini和GPT 4.1-Nano两款模型,在多模态处理、代码能力、指令遵循、成本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这对于金融分析、小说写作、教育等领域帮助巨大。由于GPT-4.1的发布,OpenAI宣布将会淘汰刚发布不久的GPT-4.5,其能力可见一斑。目前…- 3
- 0
-
揭秘Function calling:详解大模型调用工具底层原理,四大优化方案提升Agent性能!
在Agent智能体技术大爆发的今天,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专业名词:Function calling。但凡谈到智能体开发,就免不了需要让大模型通过Function calling功能来调用外部工具,我们评价模型的Agent能力,往往就是看模型的Function calling准确率如何,大家讨论MCP技术,都会觉得其本质就是Function calling另一种实现方法。那这无处不在的Funct…- 5
- 0
-
深夜炸弹!Openai 放出GPT 4.1 仅在API中发布
AI 圈今晚迎来重磅消息!Openai 出人意料地在深夜时分,正式将其「最强大模型」GPT 4.1 推向公众!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基准测试结果很强劲,但我们更注重实际应用价值,开发者们似乎非常满意。"GPT-4.1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得分54.6%,比GPT-4o提高了21.4%,使其成为软件工程任务的首选。它在Scale的…- 2
- 0
-
GPT-4.1深夜偷袭!OpenAI掏出史上最小、最快、最便宜三大模型,百万token上下文
智东西4月15日报道,刚刚,OpenAI一口气掏出了GPT-4.1系列的三款模型,并称这是其有史以来最小、最快、最便宜的模型系列,且新模型的整体性能表现要优于GPT-4o和GPT-4o mini。GPT-4.1系列模型包含三个模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上下文窗口均达到100万个token,输出token数达到32768个,知识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 1
- 0
-
OpenAI推出首个Nano模型:GPT-4.1 ,百万上下文、代码能力大幅超越GPT4.5
OpenAI又放了个大招,正式在API中推出了全新的GPT-4.1系列模型!包括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三款新成员引入首个Nano模型:GPT-4.1 nano是OpenAI迄今最快、最便宜的模型,虽然小,但能力不俗(MMLU 80.1%, GPQA 50.3%),同样拥有100万Token上下文,非常适合需要低延迟的场景目前GPT-4.1系列…- 1
- 0
-
🧠 解码大语言模型的记忆力:上下文长度的前世今生
在与ChatGPT、Claude等大语言模型对话时,你是否好奇:它们是如何记住我们之前的对话内容的?为什么有时它们能记住很长的对话,有时却会"失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剖析大语言模型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上下文长度(Context Length)。上下文长度是什么?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朋友聊天。这个朋友有一个特殊的能力:他能记住你们之间交流的最后N个字。如果你们的对话超过了N个…- 1
- 0
-
MemInsight:结构化记忆增强,让 LLM Agent更智能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超级聪明的AI助手,它不仅能记住你说过的话,还能理解你话里的深层含义,甚至能预测你下一步的需求。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棒?这就是MemInsight想要实现的目标:通过自主增强LLM Agent智能体的记忆,让它们变得更加智能和个性化。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记忆的魔法? 在这种背景下,亚马逊AWS AI团队在Arxiv上发表了这篇极受欢迎的论文《MemInsight: Autonomou…- 1
- 0
-
微软论文:API Agents和GUI Agents的分歧与融合
最近AI圈子在火热的讨论API Agents、GUI Agents,关于这两者的研究很有必要阅读下近期微软发布的这篇论文《API Agents vs. GUI Agent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跟着小编一起深入研究下,以下是论文完整的译文,Enjoy。 简介 大型语言模型 (LLM) 已从简单的文本生成发展到能够将自然语言命令直接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软件代理。基于…- 4
- 0
-
从“人驱动”到“模型驱动”:聊聊 Agent 在 2025 年的爆发与挑战
阿里妹导读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为什么大家认为 Agent 模式会在 2025 年开始爆发,我们有了哪些进步,我们又面临了哪些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Agent 技术已经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尽管我们负责的 AI Coding 产品 Aone Copilot 在阿里集团被广泛的使用,也在每个阶段使用 AI 做了许多的探索,但长期以来我对大…- 2
- 0
-
MCP 正当时:FunctionAI MCP 开发平台来了!
MCP:AI 时代的“操作系统接口”Cloud Native2024 年 11 月,Anthropic 发布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这一开放标准迅速引发开发者社区的"协议觉醒"。其本质是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 LLM 与外部世界的双向交互,正如 USB 协议统一外设接入,MCP 正成为 AI 应用连接数字生态的通用总线。随着 Cursor、Claude Desktop 等开发工具…- 2
- 0
-
MCP协议深度解读: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
作者:rian OpenAI 官宣全面支持MCP协议,至此MCP已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正逐步成为AI应用架构的基础协议。做为AI应用架构的USB-C,MCP原理是怎样的?对实际业务又有何影响呢?本文以MCP原理解读及业务实践为切入点,探索AI应用架构在业务领域落地的路径。 一、技术背景 大模型很长时间面临认知边界和工具使用的双重约束:其知识体系受限于预训练阶段的静态数据沉淀并缺少完成任务的工具。而…- 1
- 0
-
探秘 LLM Agents:ReAct 框架藏着哪些惊喜?
LLM Agents 作为一个新兴且极具潜力的领域,正逐渐改变人们与技术交互的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 LLM Agents,重点聚焦于 ReAct 框架,剖析其原理、优势以及实际应用。一、AI Agents 的演进“Agents” 这一概念在人工智能领域并非新生事物。从早期简单的语音激活玩具到如今功能强大的数字助理,AI Agents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1916 年的 Radio Rex 是最早…- 3
- 0
-
MCP、Function Calling 有什么区别?与 AI Agent 有什么关系?
在当今构建 AI 应用的过程中,Function Calling、MCP 以及 AI Agent 是三个密切相关但层级分明的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开发者设计合适的 AI 系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这三者类比为“调用指令 → 调度系统 → 自主执行者”,分别解决不同层级的问题。Level 1:Function Callin…- 3
- 0
-
有了MCP,还需要深入研究Agent吗?
作为连接大模型和工具的通用协议,MCP让用户可以有机会将自己正在使用的大模型,与全世界优秀的软件连接,从而,可以在类似ChatGPT之类的聊天类应用中,完成智能的任务处理(期间调用工具来实现特定目的)。当我们在聊天界面中,连接了工具体系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这几乎和我们接触的智能体并无二致,我们还有必要深入研究Agent技术吗?今天,我想聊一聊这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落地场景,来聊一聊未来可能的…- 2
- 0
-
大模型备案详解:哪些企业需要备案?如何高效准备?
最近接触很多央国企的客户,对大模型备案存在很多疑惑。特此梳理了下近期高频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文。问题一:什么是大模型备案?大模型备案是指大模型产品在向公众开放及商用之前,经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等监管部门的备案审批过程。问题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大模型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要求,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都需要做…- 1
- 0
-
大模型量化技术:主流方法解析与代码实践
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如何高效部署成为关键挑战。量化技术通过将高精度浮点数转换为低比特整数,显著减少模型存储和计算开销。本文详解5种主流大模型量化方法,涵盖作用、架构与创新点,并提供公式与代码示例,助你快速掌握核心技术。 一、量化技术的作用与分类 核心作用: 压缩模型体积:例如,将7B参数的FP32模型(28GB)量化为INT8(7GB),体积减少75%。 加速推理:低精度整数运算速度远超浮…- 1
- 0
❯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